乐鱼全站下载

[我为“十五五”建一言]群策群力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
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乐鱼全站下载 > 新闻动态 >

[我为“十五五”建一言]群策群力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

发布日期:2025-04-12 09:43    点击次数:127

首席记者李荣

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。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》中强调:“新征程上,必须把美丽中国建设摆在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,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,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、生活富裕、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,建设天蓝、地绿、水清的美好家园。”

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,深化关中大气污染治理,先立后破加快产业、能源、运输结构调整,加强扬尘、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管控,加快焦化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,全省PM2.5平均浓度不超过35微克每立方米。

聚焦携手共护“关中蓝”,本报特邀3位省政协委员就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积极建言献策。

[本期嘉宾]

孙有斌省政协委员、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

丁传群省政协委员、省气象局原局长

方媛省政协委员、陕西水务发展生态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

完善多级联动联防联控措施

“上世纪90年代以来,关中大气污染治理经历了从浮尘到PM10,从PM2.5再到PM2.5和臭氧复合污染的不同阶段。”省政协委员、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所长孙有斌说,本世纪以来,关中地区坚持“减煤、控车、抑尘、治源、禁燃、增绿”标本兼治的方针,空气质量持续好转。近20年来,西安市年均PM2.5浓度降低约70%。但关中地区空气质量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仍然靠后,大气污染治理形势和任务依然严峻。

孙有斌说,从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看,超过90%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能源领域和工业活动,这也是大气污染物排放的主要来源,碳污同源性显著。

公开资料显示,西安、咸阳、渭南大气污染相互贡献超过30%,山西和河南对关中空气质量影响可达20%。虽然陕西建立了大气污染治理“三市一区”联防联控联席工作机制,但省际间尚未开展常态化的大区域联防联控工作。

孙有斌认为,联防联控是关键。要完善多级联动联防联控措施,加强区县、市际间和省际间合作,实现联网监测、动态通报、及时会商和联合治理等多维度协商,破解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中深层的体制机制难题;提高关中平原大气污染监测和预报预警的准确度,优化区域联防联控技术体系及动态跟踪评估方法,构建科学高效的区域联防联控体制与机制,激发各省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动力。

城市规划应合理设置通风廊道

2024年,陕西通过开展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,有力提升了环境空气质量,关中5市2024年PM2.5平均浓度42微克/立方米,较2019年改善23.6%;优良天数254.2天,较2019年增加17.5天。西安市PM2.5同比下降10.4%,收获241个优良天,同比增加13天。

“2024年,关中重点城市进位明显,但大气污染治理形势依然严峻,特别是每年秋冬季重污染天气频发,防治工作任重道远。”省政协委员、省气象局原局长丁传群说,重污染天气形成的内因主要是污染物排放强度大,而大气静稳、小风、高湿以及逆温等不利气象条件则是重污染天气形成的外因。加之关中地区地理位置特殊,属于典型的口袋型地貌,受汾渭谷地两山夹一谷的地形挟制,气象条件不利,出现静风弱风时,关中地区的污染物不易扩散,容易形成污染累积。

此外,关中地区城市高层建筑日益增多,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近地面风速的减小,容易导致大气污染物的积累。丁传群说,城市在扩建前期,就应该充分考虑规划建设城市通风廊道,优化城市结构,促进城市空气的更新循环,缓解雾霾。

他建议,陕西在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中,应充分考虑气候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影响,在规划中设置气象专题,开展城市建设的气象影响评估。根据大气污染预报预警情况适时开展人工增雨雪作业,通过增加有效降水减缓或消减重污染天气,助力空气质量改善。

坚持绿色发展紧盯重点领域

关中地区人口众多、产业偏重、排放量大,秋冬季重污染天气频发,加之不利于扩散的地形条件,治理成效不够稳固。

省政协委员、陕西水务发展生态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方媛说,要对关中地区重点排气企业和热电联产企业落实限负荷、限煤量、限煤质、限浓度、限总量的“五限”措施,从源头减少排放量。对取暖单位和居民实施热电联产并网和煤改气、电锅炉治理,集中配煤、分质清洁、高效利用,坚决禁止未经洗选的原煤进入市场。

大气污染治理关键在于实现能源清洁利用,“电化”和“气化”是能源清洁化利用的最佳选择。

方媛认为,要依托陕西煤炭资源和电网健全优势,按照“宜电则电、宜气则气、宜热则热、宜煤则煤”的原则,持续完善关中地区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供应体系,确保已完成“煤改气、煤改电”改造的居民稳定清洁用能,实现超低排放。

同时,要不断调整布局能源结构,对重点污染源治理实施监督管理,对列入淘汰名录的高污染生产工艺和设施,按国家产业政策依法淘汰;对煤炭、火电、冶金、化工、建材等重点企业超标排放的,要作出限期治理决定,严格执行排污许可制度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
下一篇:没有了

首页 | 乐鱼全站下载介绍 | 产品展示 | 新闻动态 |

Powered by 乐鱼全站下载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